首页 / 资讯中心 / 全部

前特首梁振英发话,香港身份续签恐大幅收紧!

2025-08-15
说个坏消息,9月份的《施政报告》,极大概率会对香港身份申请及续签进行收紧。

 
因为最近10天,副国级的香港前特首梁振英连发5条脸书,对香港人才政策提出意见。
 
政策收紧的具体尺度不好说,但是大方向是明确的,因为从近期的一些个案就可以看出,入境处的审批已明显收紧。
 
所以不管是想申请香港身份,还是在准备续签转永居的朋友,都要抓紧规划、尽快行动,否则拖得越久,变数越大!



1755054127393483[1].png

梁振英到底说了啥?


 
83日,梁振英先是在Facebook发文,称赞香港教育局限制人才子女申请资助学额的新政策是德政,强调要港人(指香港永久性居民)优先。


企业微信截图_17552554562463.png

然后又在85日发文回忆他当年禁止双非孕妇来港产子,然后表示几十万人才拿了香港身份后回内地,将给未来的香港社会带来很多不确定性。

企业微信截图_17552554805233.png


接着连续2天发文点评香港崇正中学违规卖学籍给深圳补习社摘星DSE的新闻,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香港需要内地的人才,但不能中门大开、大水漫灌。

企业微信截图_17552555049961.png

最后又连续2发文,再次陈述人才拿到香港身份后不赴港,会给香港将来的教育、医疗、养老资源带来极大不确定性,因此必须严格审批。


企业微信截图_17552555288227.png


企业微信截图_17552555417760.png


总结下来,梁振英的核心观点有三:

①近年来香港通过人才计划引进的30多万人才,很多只是为了享受香港身份福利,获批后并无实际赴港。

②这些人不仅会挤占香港永久性居民的权益,还会给香港未来的教育、医疗、养老资源带来极大不确定性。

③所以香港人才计划的审批必须严辨真伪,复检要严上加严,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不能打折促销。


1755054128161743[1].png

港府会采纳梁振英意见吗?

梁振英的意见,会对9月即将发布的《施政报告》带来多大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人物影响力、现实情况、港府反应等三个维度来分析。

 
第一,梁振英不仅是香港第四任行政长官(2012-2017年)、现任的全国政协副主席,而且在回归前就担任了香港基本法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和香港特区筹备委员会副主任,所以对港府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
 
第二,这两年香港身份获批的34万个家庭,已有22万赴港激活身份。但是激活身份后有多少人真实赴港工作和定居虽然港府尚未披露相关数据,然而从这两年的人口统计数据来看,相信梁振英担忧不无道理


企业微信截图_17552556831351.png


第三,目前港府并未正式对梁振英的言论作出回应,但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在88日发表了一篇《以数据说话,招揽人才效益显著》的文章,高度肯定了人才计划的成效,算是间接回应了梁振英的质疑。


孙玉菡在文中指出,香港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只有大力引进人才方能改善。另外目前香港2034岁人口仅有115万,较10年前下降了24万,导致住宅需求减少,幸好有抢人才措施,空置率才能维持平稳。


企业微信截图_17552557035466.png


总结下来,梁振英影响力很大,他的质疑也并非毫无依据,但是目前港府对人才计划还是持肯定态度的。

 
毕竟“抢人才”政策是本届特区政府的重要战略和成果,也是香港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唯一有效途径,所以肯定不会轻易推翻的。
 
然而两人的观点看似分歧,但其实并不矛盾。
 
梁振英希望港府控制人才审批的数量和速度,同时减少拿了身份不赴港的薅羊毛党。而孙玉菡希望有更多年轻人才真实赴港工作和定居,但薅羊毛党显然对此难有多少作用。
 
所以控制人才计划审批节奏,以及从严审批续签及转永居申请,与港府引进人才的核心诉求并不违背,甚至与之前“优才新政”“续签新政”资助学额的精神是一致的。
 
因此我们预测,在9月的《施政报告》中,人才计划肯定不会取消,但是审批大概率会收紧,而且很可能是从申请到续签、转永居的全线收紧。
 

1755054131719568[1].png


人才计划审批现状及未来预测

 
从我们近期接触到的许多案例来看,最近香港入境处对人才计划申请和续签的审批都有明显收紧。
 
比如近期的高才通A申请,基本都会收到入境处的随机抽查,要求对某项收入的背景和来源提供详细证明材料,如果出具的证明材料不够详细或有力,则会直接给予拒批。
 
这样严格的审批,是过去2年多所未见的!

所以最近我们也接触到很多拒批案例,都是由于找了不专业小中介申请或者自己DIY,然后因为材料不过关而惨遭失败。
 
而在续签审批方面,香港入境处的审批尺度更是大幅收紧。
 
在今年上半年,入境处对于工作和收入不太达标的申请,基本都会给予几个月的短期续签,等于给多一次整改的机会,但现在则会直接给予拒签。


企业微信截图_17552557527535.png


我们从相熟的入境处主任处了解到两个近期高才拒签的典型案例:

 
①临阵磨枪型:
高才获批后长期没有赴港工作和定居,等到续签前2个月才开始注册香港公司,准备走创业续签的模式。但是因为时间紧促,一些手续和材料没有准备齐全,就直接被拒签了。
 
②贡献不足型:
高才获批后不久就与朋友合伙开公司,有真实经营且材料齐全,但是由于没有实体办公地址,并且为了省税每个月只派发几千块的薪水,结果也被直接拒签了。
 
通过这两个案例可以看出,现在临阵磨枪和贡献不足,是很难顺利通过香港身份续签的。
 
所以想要续签的朋友,一定要科学规划、尽早启动,并且找专业机构协助准备材料和申请,才能顺利通过入境处审核。
 
由于目前香港人才计划获批人数已经达到原计划3倍,由此可以预见“宽进严续”必定会是大势所趋。
 
随着梁振英意见和9月《施政报告》的到来,“宽进严续”很可能会从香港入境处审批执行层面收紧,转变成香港人才计划政策规定层面的收紧,届时又将是截然不同的局面。
 
因此我们建议大家,要申请香港人才计划的尽量争取在《施政报告》发布前递交,规避政策变动风险。而要续签的需尽快启动赴港真实工作和真实生活,以便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一般来说,要想拿到长期续签,真实工作(创业或就业)和真实生活是缺一不可的。不过在实践中,工作的贡献要大于生活,而工作中创业的贡献要大于就业

所以除非收入很高120港元/以上纳税高管老板否则还是尽量加强香港生活联系比如香港买房租房子女教育配偶定居办理银行卡驾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