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香港优才被拒的人,都有一个共性!
近几年,香港优才计划的审批数据,其中关于被拒数据,好像很少有人关注过。很多人都关注优才的火爆,申请人数如何如何多,其实被拒数据更有参考价值。
2021-22年度,香港优才计划拒批3956人,获批1980人
2022-23年度,香港优才计划拒批3034人,获批4478人
2023-24年度,香港优才计划拒批7364人,获批12689人
一共计算下来,最近3年,香港优才计划申请拒批人数多达14354人!
虽然从2022年底至今,优才申请者就超过了10万人,看起来这个申请失败的概率并不高。但对任何一个申请人来说,肯定是希望能成功获批拿到香港身份的,谁也不想白白浪费时间和金钱成本。
申请之前理性一点并且做好规划,有条件的话先找专业机构评估自己的分数、优势和弱势,看是否适合申请优才,获批概率有多大,再确定具体方案,才能心里有数。
目前很多优才申请者被拒的原因,其实从香港入境处给出的“拒签函”就能看出!!
优才被拒的人,都有这几点共性“通病”:
当收到香港优才计划的拒批信时,入境处往往不会明确说明具体原因。但通过分析不同版本的拒批信模板,我们可以总结出三大核心拒批原因及应对策略:
一、自测评分常见误区(80%被拒案例根源)
优才计划6大评分范畴存在诸多易错点,需特别注意:
名校加分细则
语言能力证明要求
人才清单认定标准
高管经验佐证材料
二、材料完整性致命伤(15%被拒主因)
材料清单参照如下:
必须严格对照《申请须知》准备证明材料:
核心材料清单:
□ 学历证明及认证文件(含学信网备案表)
□ 完整工作经历证明(含所有雇主推荐信)
□ 薪资/纳税记录(最近3年)
□ 专业资格证书(如有)
□ 专利/论文/奖项证明
□ 赴港计划书(含签字确认页)
特殊注意事项:
每段工作经历均需证明,无法提供推荐信的需:
如果您对优才计划申请还有不明白的地方,随时和香港E姐聊聊(垫滑:18145843255 薇I新:HKMaisie88)
三、文书质量缺陷(关键否决因素)
赴港计划书撰写要点(500字内)
个人优势模块:
突出不可替代性(如:行业稀缺技术/独特资源)
量化成就(用数据/奖项/行业排名证明)
发展计划模块:
结合香港"八大中心"定位(如:金融/科创/文创)
提出具体实施路径(例:计划3年内在港设立...机构,预计带动...就业)
注明资源投入(资金/技术/团队准备情况)
雇主推荐信规范要求
必需要素:
公司信头纸打印
直属上级/HR负责人签字
注明任职起止时间
详细描述工作职责及重大项目贡献
高级职位需额外说明:
管理团队规模
年度预算权限
战略决策参与度
如果你对香港身份感兴趣,扫码下方参与香港身份资格评估:香港优才 / 香港高才 / 香港留学,看看您更符合优才还是高才!20s即可知道答案~
https://www.galaxyoversea.com/simple/1?pla=lucy-gw-seo&spreadword=yc2506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