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全部

香港重拳出击!当局成立“突击巡查小组”严查“借壳办学”

2025-08-19

各位港漂爸妈&准港漂家庭,最近是不是被“插班”“DSE”“学籍”这些词刷屏?

先别急着交钱,先把最新战况捋一遍——香港教育局真的放大招了!


459d0948-82b2-45f1-91e5-b7271344cb32.png

先给结论:

别侥幸,严查已经开始 


对借壳办学零容忍 设突击巡查小组9月完成首轮行动。不打招呼、直插现场、查你个措手不及。


局长蔡若莲近期采访亲口确认:9月首轮突击巡查已经排期,10月还有第二轮。


蔡若莲表示,突击巡查小组由具有管理学校经验的专业职系人员组成,包括查核学校学籍资料、学生人数和出席率、教师注册和场地安全等,目标9月完成第一轮针对较高危个案的巡查,对象为营运、财政或收生方面曾出现困难的学校;


ad4e5c3a-75d5-4aa7-810f-d014c708a51b.png

第二轮巡查则针对有可能出现收生等困难的次高危学校,预计10月完成。


当发现怀疑违规情况,当局会勒令学校短期内改善和提交报告,执法部门会跟进涉嫌违法个案。若受查学校想要申辩,当局会发信要求怀疑违规的学校提交报告和证据解释,之后再作判断。


蔡若莲指出,有个别学校假借第三方合作办学名义,为并非在本地的学生提供课程,当局实时严肃跟进,发现有学校管理非常混乱,已要求实时停运和招生,并全面检视现行制度,堵塞以往私校规管漏洞。


162b14a1-fc8a-4994-a77f-00d0dc41e4c7.png

她表示,如果有不良机构故意误导家长或学生,在有足够证据后,会实时停止该校招生注册。教育局与内地相关部门有讯息情报交流机制,当发现涉及违规或欺诈行为,会转介执法部门跟进。


一句话:谁还敢“借壳办学”,立马停办+移交执法部门。


蔡若莲称,教育局目标在新学年设立「合规私校名册」,对私立学校的办学守则有更明确要求,愿意承诺遵守法规的学校会被纳入名册,供家长参考,免受误导,当局亦会加强对津贴或直资学校的相关规管。


4692a62e-625d-4e02-9364-1a56f7fa293a.png


什么叫“借壳办学”?

揭开教育圈隐秘的"套娃"游戏


想象一下:你花大价钱把孩子送进一家挂着"国际教育"招牌的机构,期待着纯正的外教授课、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


结果发现,孩子实际上的学习场所,可能藏在一栋破旧商业大厦的某个小隔间里,所谓的"外教"资质不明,课程更是东拼西凑。你交着国际学校的学费,结果孩子学了个寂寞?


这就是典型的"借壳办学"陷阱。

所谓"借壳",玩的就是一套"金蝉脱壳"的把戏:

壳:香港本地有牌照的学校

借:把场地、校名“租”给内地机构

办学:内地团队收高额学费、替香港学校“代招”,学籍却挂在香港,学生人并不在港上课


结果孩子成了“影子学生”,家长成了“韭菜”。

一旦出事(如经营不善倒闭、发生安全事故、教学质量严重不符),家长追责困难。

关联的"壳学校"可以迅速撇清关系,声称那是"独立公司"行为;而涉事"公司"可能早已人去楼空或资产转移。


1755054131719568[1].png

一些典型被点名


就在近期,一些涉嫌"借壳办学"的知名机构已被推到风口浪尖,甚至被公开点名或调查,成为此次风暴中的典型:


① 摘星×崇正中学
内地头部DSE机构宣传“一条龙”,结果香港崇正校长直接回应“完全不知情”。

企业微信截图_1755601307379.png


而内地机构方却在直播间晒出和崇正中学的合作证明,试图以此证明自身说法的真实性


最后港府直接出手:暂停崇正中学营办!这件事才算结束了


257c31fc97b401ed32708805dd49edfe.png


② 一诺中学(九龙塘)
学生拿了国际奥赛金奖,却被发现“深港双学籍”。学校临时注册9月30日到期,到期即关门。


企业微信截图_17556011124716.png


③ 慕光英文书院×上海常青藤
网传合办DSE,校方紧急辟谣:只是“友好学校”,从未授权。


企业微信截图_17556011352000.png


④ 明爱圣若瑟×新东方
又被传“全宿DSE班”,学校发声明:从未签约,请勿轻信。


企业微信截图_17556011555004.png

为什么官方这次动真格?

1、学位被“影子学生”挤占
不少机构把学籍挂在香港,人却在内地上网课,导致真正在港读书的孩子没学位。


2、家长被高额“学费+赞助费”双杀
动辄30万/年的“一条龙”,最后发现只是租了个香港校牌。


3、教学质量失控
内地老师拿着香港教材照本宣科,学生来港考试才发现题型完全不对路。


1755054131802924[1].png


家长最关心的三问

局长原话来了 


香港特区政府2025年7月31日宣布:2028/29学年起,人才签证子女需居港两年,才能以本地生身份入读本港大学,杜绝「考试移民」


新政一出,为了符合“居港两年”的要求,众多在内地求学的港籍受养人家庭不得不紧急寻求弥补方案,高年级插班成为了热门


针对大家比关心的问题,媒体采访时局长的回复


Q1:学位够不够?
局长:公营高中学位充裕,不会没书读,但热门校肯定有落差。

Q2:受养人子女算不算本地生?
最新规定:2027/28学年起,必须居港满两年才算“本地生”。今年、明年还有缓冲期,但别卡最后一秒。

这些孩子不受新政策影响→香港“高考福利”最后末班车,不受资助学额新规影响

Q3:自修生暴增会把DSE分数线拉高吗?
局长:DSE是标准参照,不会“挤掉”谁。去年自修生只比去年多了678人,真·双非儿童其实分散在各地,不会15万人同一天空降。

写在最后 香港欢迎每一个真正想来读书、生活的家庭,但绝不容忍把教育当买卖的灰色操作。

政策窗口越来越窄,别再幻想“先上车后补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