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才通2025年申请学校名单更新!官宣199所世界名校,内地23所
自2022年12月28日推出以来,截至2025年2月28日,「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高才通计划)接获逾12万宗申请,批出近99000宗申请。
香港高才通计划获批人才中,约40%的B类及C类的获批人才毕业于海外顶尖大学,这些外来人才都具有国际视野,来港后主要投身「八大中心」的行业,是本港发展重要产业所需的人才。 另外60%高才通B、C类获批人才毕业于中国院校。
当中A类申请逾25000宗,占总数约四分之一。
新推出的高才通人才引进效率远超其他人才引进方式。
香港高才通ABC类申请/获批/被拒数据: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2025年最新政策,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高才通)的合资格大学名单已更新至199所,其中中国内地高校23所,覆盖全球多国顶尖院校。
一、2025年高才通计划核心更新
1、名单调整与扩容
新增院校:2025年1月新增5所院校,包括: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内地);
智利天主教大学(Pontificia Universidad Católica de Chile);
沙特国王大学(King Saud University);
瑞士凯撒里兹大学(Cesar Ritz Colleges Switzerland);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移除院校:巴黎第十一大学、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拉德堡德大学、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
总数量:全球合资格院校达199所(较2024年198所新增1所)。
2、内地高校名单(23所)
内地合资格高校均为985/双一流院校,具体如下:
院校名称 | 入选年份 | 备注 |
清华大学 | 2023年首批 | 全球四大榜单前100强 |
北京大学 | 2023年首批 | 全球四大榜单前100强 |
复旦大学 | 2023年首批 | 全球四大榜单前100强 |
浙江大学 | 2023年首批 | 全球四大榜单前100强 |
上海交通大学 | 2023年首批 | 全球四大榜单前100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23年首批 | 全球四大榜单前100强 |
南京大学 | 2023年首批 | 全球四大榜单前100强 |
华中科技大学 | 2023年首批 | 软科世界学术排名前100(2022) |
中山大学 | 2023年首批 | 软科世界学术排名前100(2022) |
武汉大学 | 2024年新增 |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前10(2023) |
西安交通大学 | 2024年新增 |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前10(202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024年新增 |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前10(2023) |
中南大学 | 2024年新增 | 软科世界学术排名前100(2023) |
中国人民大学 | 2024年新增 |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前10(2023)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24年新增 |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前10(2023) |
北京理工大学 | 2024年新增 |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前10(2023) |
北京师范大学 | 2024年新增 |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前10(2023) |
东南大学 | 2024年新增 |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前10(2023) |
南开大学 | 2024年新增 |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前10(2023) |
天津大学 | 2024年新增 |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前10(2023) |
同济大学 | 2024年新增 |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前10(2023) |
四川大学 | 2024年新增 |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前10(2023)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025年新增 | 首年入选 |
新增逻辑:2024年基于软科中国排名前10扩容(共增9所),2025年新增中国科学院大学。
争议点:哈工大因排名波动存在不确定性,但2025年仍保留名单内。
3、香港本地院校(5所)
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
如果你对香港身份感兴趣或还有疑问,欢迎来联系我们【微电同步:18145843328】一对一免费咨询!
二、申请条件与分类(A/B/C类)
高才通计划分为三类,针对不同背景人才:
类别 | 申请条件 | 适合人群 |
A类 | 申请前一年收入≥250万港币(约230万人民币) | 企业高管、创业者、金融精英 |
B类 | 本科毕业于合资格大学 + 过去5年累计≥3年工作经验 | 名校本科+工作经验者 |
C类 | 本科毕业于合资格大学 + 毕业5年内但工作经验<3年(每年限1万名额) | 应届或毕业不久的顶尖院校毕业生 |
重点解读:
A类:全年收入达到250万元以上港币的人士(个人投资收入不能计算在内);
收入要求:
✅在紧接申请前一年,全年收入达到港币250万元或以上(或等值外币)。
✅收入包括应课税的就业或业务收入,如薪金、津贴、股票期权及公司利润等。
✅不包括个人投资收益,如股票交易收益、房产出售所得等。
时间要求:申请前一年的个人收入计算周期,即从申请月份往前推算的12个月。
证明材料:
提供税务局的完税证明(个人所得税纳税记录)、公司股权证明(如股票期权发放证明、股权转让协议等)。
✅如果是公司持股50%以上的股东,可以按公司净利润的一定比例申请,需提供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等财务证明文件。
特殊情况处理:
✅如果收入非港币,需提交相关证明文件供入境处审核。
✅对于临时大额分红或股权转让等情况,需要提供合理的解释和流水证明。
✅这些条件和材料确保了申请者的财务能力和与香港的联系,符合香港对高端人才的需求。
政策变化:香港高才通计划将高收入人才即 A 类人才的首个签证期限从 2 年延长至 3 年。
这一调整意义重大,为 A 类人才提供了更充足的时间来规划带同家人移居香港,安排内地生活、寻找香港工作、赴港租房等事宜。
对于年收入超过 250 万港币的 A 类人才来说,这意味着他们有了更宽裕的 “缓冲期”,可以更加从容地进行赴港准备。这一政策对于吸引高端人才,提升香港在全球人才市场的竞争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B类:本科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及取得学士学位(名誉学士学位不接受),并在紧接申请前五年内累积不少于3年工作经验的人士;
学位类型:只接受全日制的学士学位,不接受名誉学士或通过非传统途径获得的学位。
学校范围:只接受毕业于香港政府指定的百强大学的毕业生。
申请材料:
基本文件:
✅港澳通行证、身份证;
✅结婚证、出生证明(如适用);
✅近照;
✅无犯罪记录证明;
学历证明:
✅毕业证书、学位证书;
✅学历认证/成绩单;
工作证明:
✅在职/离职证明(加盖公章);
✅社保记录、离职证明、就职证明等;
赴港工作同意书:在职人士需在单位盖章,非在职由档案保管的人才中心盖章。
C类:每年限额10,000人,先到先得 。
要求: 在紧接申请前五年内,本科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及取得学士学位,但工作经验少于三年的人士;(不适用于在香港修读全日制经本地评审课程而取得学士学位的非本地学生);
材料:同B类一样。
2024年,香港高才通的合资格大学名单进一步扩充。引入新的评定指标后,合资格院校名单从最初的185所增加至199所,其中内地高校增加到22所。
中国一共28所大学符合高才通计划申请资格。
内地23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
中国香港大学(5所):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
如果你也对高才通感兴趣或还有疑问,欢迎来联系我们【微电同步:18145843328】一对一免费咨询!
学历要求:仅认可本科阶段毕业于合资格大学,硕士/博士学历不单独适用。
不认可情况:附属学院、持续教育学院、名誉学士学位、函授/自考学历均无效。
三、香港高才续签攻略
获批高才计划并非意味着万事大吉,后续的续签事宜接踵而至。不少人在成功获取香港身份之后,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安排,使得身份处于“搁浅”状态,甚至有陷入失效困境的可能。
前些日子,香港入境处处长郭俊峰在有关高才续签及多元人才政策的讲座中提到,高才获批人员若在签证启用之后返回内地开展工作,临近续签节点才构建起与香港的工作联系,即便能够递交续签申请,但要注意签证生效后的头两年或许不会被纳入永居时间的计算范畴。
高才通续签规定已从过去的“宽松放行”转变为当下的“严格留人”,其核心要义在于筛选出真正能为香港发展作出贡献的人士。申请人需提前一年半开展规划,在此提醒持有高才通的朋友尽早筹备高才续签事宜。若规划不周,极有可能拉长获取香港永居身份的周期。切不可等到续签期限迫近,才匆忙去构建与香港的工作联系!
1、香港高才3大难点
1️⃣工作证明的高门槛
申请续签需证实薪资处于市场合理水平(建议月薪不少于3万港元),若以自雇形式提出申请,则要提交公司业务流水、纳税凭证以及强积金缴纳明细等相关资料。
2️⃣在港居住关联性不足
每年离港时长应控制在183天以内,不过在实际操作场景里,要是长期在内地开展工作,就需要提供外派相关证明以及定期回港的凭证(像八达通乘车记录、在港租房合同等)。
3️⃣材料审核趋严
要呈交实体办公场所的租赁协议、业务合作合同以及财务收支报表,新设立的公司若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则需递交商业发展计划书。申请 A 类续签时,必须提供真实的纳税单据;若是以公司盈利来申请,申请人需持有该公司至少 50%的股份。
如果你对香港身份感兴趣,可以点击下方链接去做一个专业测评查看结果,符合(优、专、高、留和投资)哪一种,或直接来联系我【微电同步:18145843328】一对一免费咨询↓↓↓
香港身份申请条件评估:https://www.galaxyoversea.com/detail/1?pla=yinhe-n&spreadword=250709-3
2、香港高才续签3种失败高危情况
1️⃣虚假挂靠或空壳公司
若租用共享办公空间、没有真实的业务资金往来记录,或是员工无强积金缴纳凭证,入境处会对公司审计报告以及纳税申报记录展开核查,一旦发现造假行为,将直接拒签申请,还会对申请人的信用造成负面影响。
2️⃣临时突击就业
临近续签截止日期前3个月才落实工作,薪资未达到市场平均水准(建议月薪不少于3万港元),又或是工作岗位与自身学历不相契合(例如名校毕业者从事低技术含量岗位),这种情况下或许只能获得短期续签。
3️⃣长期离港未建立联系
主申请人长期于内地开展工作,配偶及子女既未在香港生活,也未在香港求学,申请永居时或许会因“通常居住”相关证明材料不充分而遭拒。
3、香港高才续签3种方式
为了帮助已经通过高才通计划获批香港身份的朋友更好地了解续签要求,香港入境处与香港人才服务办公室(人才办)联合举办了讲座。
讲座中,入境处助理首席入境事务主任李冠宇先生和总入境事务主任何露明女士结合真实案例,分享了高才签证申请及续签的实用建议。
此次讲座的核心内容是帮助大家明确高才续签的官方要求,以便在签证到期前顺利完成续签申请。
香港入境处在审核高才续签申请时,会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评估,并据此批复续签时长:
1)在港时间与居住情况:申请人是否在香港有实际居住时间,以及是否符合居港要求。
2)稳定收入:申请人是否能够获得稳定的收入。
3)经济贡献:申请人是否为香港社会带来了经济贡献,例如纳税记录。
4)工作合同期限:续签时长会参考申请人的工作合同期限。
在续签讲座中,官方特别强调了“真实贡献”的重要性。高才续签的核心标准是为香港产生经济贡献。入境处对高才在港的具体工作形式没有严格限制,申请人可以在香港公司就业受雇(薪资需达到行业平均水准),也可以在港创业开公司自雇。
以下是香港入境处详细讲解的三种高才通计划续签方式及条件:
①受雇模式
申请人需在香港被本地公司正式聘用,并满足以下条件:
✅️所从事岗位需为一般由学位持有人担任。
✅️薪资水平需符合行业市场标准(例如,一般行业月薪3万港币,金融行业月薪5万港币)。
✅️工作需为香港带来正面经济效益(如纳税记录)。
✅️在签证期间有实际在港居住时间。
②非雇佣工作模式
如果申请人未被香港公司雇佣,但在港以自由职业者、顾问等方式创造收入,也可以申请续签。关键审核维度包括:
✅️所从事职业需具有一定专业门槛。
✅️收入稳定,且有未来增长预期。
✅️为香港带来税收或经济产出。
✅️在签证期间有在港记录。
Tips:如果以保险经纪等方式申请续签,需提供完整的收入明细、税单、银行流水、保险合同以及在港逗留时长等材料,真实证明其收入来源。
③创业/开办公司模式
如果申请人无法在香港就业,也可以通过开办业务或创业开公司的方式完成续签。港府鼓励人才来港创业,续签时会重点考察以下三个方面:
✅️公司在香港有真实运营。
✅️企业经营健康,具有持续发展潜力。
✅️对香港经济有正面贡献(如纳税、创造就业)。
申请人需证明业务确实在港运作、健康营运并持续发展,能对香港经济作出贡献。
审批时会考虑业务营运及发展情况、财政资源、本地职位数目、经济效益及留港时限等。
如果在高才获批激活香港身份后,长期离港且未与香港建立任何工作和生活联系,或采取空壳公司自雇续签,其续签申请将无法获批。
注意事项:
1、入境处无营业额硬性要求,但需证明业务真实性和贡献(如纳税、雇佣记录);
2、若公司成立未满1年,可能仅获批1–2年短期续签,建议提前规划;
3、虚假挂靠或空壳公司可能面临法律风险(最高监禁14年)。
香港创业续签成本弹性较大,从最低2万/年到最高40万/年不等。若追求稳妥且预算充足,可收购成熟生意;
若控制成本优先,建议选择合伙或共享服务方案,并积极申请政府补贴。
提前1年准备材料(如“两址两单”),确保业务合规性,是成功续签的核心
香港高才不管是受雇还是自雇续签虽然涉及多个环节,但只要提前规划、准备充分,就能大大提高成功率。避免踩坑,稳拿3年续签,为未来申请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做好铺垫。
如果你对香港身份感兴趣,可以点击下方链接去做一个专业测评查看结果,符合(优、专、高、留和投资)哪一种,或直接来联系我【微电同步:18145843328】一对一免费咨询↓↓↓
香港身份申请条件评估:https://www.galaxyoversea.com/detail/1?pla=yinhe-n&spreadword=250709-3